川芎(拉丁學名: Ligusticum chuanxiong )
英文品名: Chuanxiong
產地:中國
萃取方法:(根部)CO2 萃取
植物科屬:繖形科、藁本屬
川芎主要產於四川、湖北、廣西等地。其味辛、溫,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開郁燥濕之功效。
古籍皆明指川芎既為婦科要藥,經現代藥理分析其主要成分含揮發油、阿魏酸、生物鹼以及內脂素、維生素A、葉酸、留醇、蔗糖、脂肪油等。於是應用於現代醫學,川芎內酯可解平滑肌痙攣和抑制腸肌、子宮收縮等作用,此外對產後瘀阻腹痛等病症有治療效果。另外可擴張冠狀動脈,增進冠脈流量,緩解心絞痛。 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預防血栓的形成。此外川芎所含之阿魏酸對免疫系統有一定調整作用,可提高γ球蛋自及T淋巴細胞。另外在降血壓作用、抑菌等方面也有一定療效。
因傷口纖維母細胞及膠原蛋白的增生,產生向傷口中心收縮的力量生成肥厚型疤痕(如蟹足腫),一般會採用注射類固醇來治療但是會造成副作用,另外手術切除後符合植皮也是一種方法,近期有文獻顯示說復原後傷口在塗抹川芎精油可有效降低肥厚型疤痕的產生(Wu et al.,2011)。
肝臟受到發炎等傷害,星狀細胞(HSC)會受到一些生長因子或是細胞素的影響開始製造膠原蛋白,此時進入活化狀態。活化狀態中的星狀細胞內,會將油滴散去,釋放出儲存的維生素A,並且開始製造許多細胞素,影響周邊其他細胞,為肝臟纖維化。血小板生成因子(PDGF)為激活HSC的重要因素,而川芎萃取物能抑制PDG活化HSC,達到抗纖維化功能(Lin et al., 2006)。